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跨学科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功能、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892
- 国内刊号:51-137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闭口万向螺钉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
黄仲;孟维锟;李亮;谭振;郭强;刘雷;黄富国;王光林
关键词:骶骨骨折, 骨盆骨折, 闭口万向螺钉, 腰椎-骨盆内固定
摘要:目的 评价应用闭口万向螺钉(closed multi-axial screws,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采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25例(39侧)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9 ~ 55岁,平均3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挤压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3d,平均3.5d.骨折按Denis分型:Ⅰ型2侧,Ⅱ型20侧,Ⅲ型17侧.术前20例伴神经损伤,根据Gibbons评分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9例.术后2d根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及Gibbons评分标准分别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80 ~ 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50~1 400mL,平均570mL.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术及抗生素治疗后愈合.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 22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及CT复查示骶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获优32侧、良好6侧、一般1侧,优良率97.5%.术后12~ 20个月,平均1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明显电解离现象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标准评价临床功能,为64 ~ 98分,平均84.7分;获优18例、良好5例、一般2例,优良率92.0%.20例神经损伤者其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Gibbons评分获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 应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不仅为骶骨骨折提供了坚强固定,实现早期完全负重,而且可进行术中骶神经探查及减压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