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跨学科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功能、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                

首页>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892
  • 国内刊号:51-137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第06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重建的影响

郭英华;刘长庭;何建国

关键词:BMSCs, 肝细胞生长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生成, 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大鼠
摘要: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联合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的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重建的影响,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取3周龄雄性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以携带HGF基因的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GF)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44只,体重200~250 g,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4周后心脏超声检查,以左室短轴缩短率(shorting fraction,FS)<30%作为造模成功标准.取其中12只大鼠,于梗死心肌边缘注射0.1 mLAd-HGF感染的BMSCs(5× 107个/mL),2、7、14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体内HGF蛋白的表达.将其余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G-CSF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并于腹腔注射G-CSF100μg∥(kg·d)共5 d;HGF组注射0.1 mLAd-HGF感染的BMSCs(5×107个/mL);联合治疗组注射0.1 mLAd-HGF感染的BMSCs(5×107个/mL)并于腹腔注射G-CSF 100 μg/(kg·d)共5 d.细胞移植后2周,行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行免疫荧光双染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评价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 感染Ad-HGF的BMSCs移植2、7 d时在大鼠体内表达HGF蛋白.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G-CSF组左审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LVSP上升/降低时间(dP/dtmax)、F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组和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P显著降低,LVSP、FS和dP/dtmax显著升高(P<0.05);与HGF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Fs和dP/dtmax升高(P<0.05).免疫荧光双染显示心肌梗死交界区增生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联合治疗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VEGF蛋白表达较其他3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大鼠心肌梗死4周时给予G-CSF联合携带HGF基因的BMSCs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促进心肌梗死边缘缺血区域的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之一是增加了缺血心肌VEGF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