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跨学科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功能、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8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72/R

邮发代号: 62-8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892
  • 国内刊号:51-137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第6期文章
  • 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体外抗菌及缓释性能研究

    目的TiO2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titaniaandAgcontaining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通过观察含不同Ag+浓度的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及Ag+释放特性,探讨其用于填允慢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常压共溶法合成......

    作者:卢曼鹏;蒋电明;权正学;李广州;曹何;刘明方;况尚如;李吉东;李玉宝 刊期: 2010- 06

  • 双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双接骨板同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9年1月,采用肘后正中切口、肱三头肌内外缘两侧入路,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63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跌伤13例,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12-B1型8例,12-B2型2例,12-B3型7例,13-A......

    作者:刘大鹏;李鹏 刊期: 2010- 06

  • U形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3型骨折

    目的探讨U形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3型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9年2月,收治股骨远端C3.3型骨折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55岁,平均43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左侧6例,右侧5例.开放骨折5例,闭合骨折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7d.入院予骨牵引3~8d后行U形切口双钢板固定术,同时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05~150......

    作者:林达生;陈长青;练克俭;翟文亮 刊期: 2010- 06

  • 肱骨上段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上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7年9月,收治43例肱骨上段骨折不愈合患者.男31例,女12例:年龄20~57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11例,跌伤7例,重物砸伤6例,机器伤4例,病理性损伤1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1次者12例,2次者27例,3次者3例,4次者1例.骨折至该次入院时间10~52个月,平均23个月.于切开复位后......

    作者:张作君;李文庆 刊期: 2010- 06

  • 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不同角度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不同角度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作用,为临床选择其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股骨颈长度相似的成年(45~60岁)尸体股骨标本9个,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用手锯将标本分别以Pauwels角为30、50、70.于股骨颈中部锯断,制备不同角度股骨颈骨折模型(30、50、70°组),每组3个;均用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断端.标本摸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固定于Instron-8874......

    作者:杨阳;马信龙;马剑雄;王志彬;马宝意 刊期: 2010- 06

  • 小切口穿针术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穿针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9年7月,收治189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男137例,女52例;年龄1~13岁,平均6.2岁.运动伤173例,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地震伤2例.伴其他部位骨折11例;桡神经损伤36例,正中神经损伤5例,尺神经损伤2例;肱动脉断裂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h~10d.采用小......

    作者:蒋欣;唐学阳;王道喜;彭明惺;陈小亮;刘利君 刊期: 2010- 06

  • 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策略救治严重烧创复合伤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策略在严重烧创复合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28例严重烧创复合伤患者按照DCS策略进行抢救治疗.男18例,女10例;年龄8~56岁,中位年龄39.5岁.烧伤面积为(15%~56%)总体表面积,损伤严重度(ISS)评分为25~56分,创伤指数为17~24分.均出现DCS致死三联征.烧伤合并2个解......

    作者:郝天智;朱敬民;扈文博;张华;高振辉;温学辉;周智;鲁刚;刘静杰;李文 刊期: 2010- 06

  • 超长肩胛-侧胸-髂腹股沟联体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超长肩胛-侧胸-髂腹股沟联体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疗效及特点.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9例深Ⅱ~Ⅲ度烧伤后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2~54岁,平均35.4岁.病程8个月~5年.均为会阴部中心型瘢痕,其中合并腹部瘢痕3例,双下肢瘢痕4例,腹部、双下肢瘢痕2例.瘢痕溃疡2例.双下肢外展(29.4±8.8)°.6例肛门不能暴露,蹲坐及大小便困......

    作者:杨敏烈;赵庆国;赵振民;吕国忠;苏青和;朱宇刚;俞舜;秦宏波 刊期: 2010- 06

  • 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皮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保留表皮层结构、真皮层去细胞、具有低抗原性的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皮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取健康白色家猪全厚皮,采用戊二醛-胰蛋白酶-去污剂的方法制备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皮.细胞毒性实验按照GB/T16886.5-2003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毒性评估标准参见美国药典.皮下植入实验按照GB/T16886.6-1997植入后局部反应实验方法进行,取成年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

    作者:孙天骏;柴家科;韩焱福;杨红明;刘玲英;苏鹏;冯瑞 刊期: 2010- 06

  • 合肥地区351例低温烫伤病因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低温烫伤的发病学特征,探讨低温烫伤的防治措施.方法总结2004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351例低温烫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烫伤时间、烫伤原因、烫伤部位、烫伤面积、烫伤程度、治疗方式、创面愈合情况等因素构成特点.结果低温烫伤患者发病遍布各个年龄段,其中婴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及老年期为好发年龄;女性高于男性.常见烫伤原因为热水袋、暖宝宝及取暖器烫伤,其中冬季为低温烫伤的......

    作者:时婕;戚伟伟;徐庆连;周舜英;王国宝 刊期: 20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