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跨学科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功能、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8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72/R
邮发代号: 62-8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892
- 国内刊号:51-137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置管持续收肌管阻滞与单次注射收肌管阻滞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下置管持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canalblock,ACB)与单次注射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2月,将60例因重度退行性骨关节炎拟行初次单膝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置管持续ACB组(A组)和单次注射ACB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
作者:李灿锋;徐宏伟;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刊期: 2017- 09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6年3月,对30例行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男8例,女22例;年龄55~71岁,平均64.7岁.左膝17例,右膝13例.骨关节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病程9~27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
作者:刘少峰;王森;吴天昊;范忠伟;章跃;饶勇;谭美云 刊期: 2017- 09
-
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5年12月,通过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切口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19例.男5例,女14例;年龄35~77岁,中位年龄5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摔伤2例.股骨颈骨折根据Garden分型:Ⅱ型7例,Ⅲ型8例,Ⅳ型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根据Seinshei......
作者:孙琦;李亘;葛伟;卢广华;蔡明;李少华 刊期: 2017- 09
-
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6例37处创伤.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36岁.均为创伤后发生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位于胫腓骨24例25处,股骨6例6处,尺桡骨2例2处,跟骨3例3处,锁骨1例1处.发病至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时间为0.5~36.0个月,平均6.2个月;其中15例患者为急性感染(病程<3......
作者:邱旭升;陈一心;戚晓阳;殷志鹏;张岩;王震 刊期: 2017- 09
-
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与单纯髓芯减压比较,探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1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3髋)采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治疗(A组),52例(74髋)采用单纯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治疗(B组).两组患者术前均有明显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
作者:李冀;李众利;苏祥正;刘春晖;张浩;王克涛 刊期: 2017- 09
-
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模型及导板在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将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模型及导板用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中治疗5例骨肿瘤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9~58岁,中位年龄32岁.其中左侧骨盆、股骨近端囊型包虫病合并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1例,左髂骨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左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牧羊拐畸形)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右跟骨转移癌......
作者:徐磊磊;田征;艾克拜尔·尤努斯;王晓帅;陈江涛;王翀;宋兴华 刊期: 2017- 09
-
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慢病毒转染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复合纤维蛋白胶支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为临床软组织缺损修复及美容填充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取脂肪抽吸术获取的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adipose-derivedstemcells,hADSCs),进行细胞形态观察、流式细胞术及成脂诱导鉴定.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
作者:朱元正;易阳艳;阳水发;张静;吴舒;王朝慧 刊期: 2017- 09
-
静电纺丝石墨烯/丝素蛋白纳米膜的构建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索以石墨烯(graphene,Gr)和丝素蛋白(silkfibroin,SF)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Gr-SF纳米膜方法,并评价Gr-SF纳米膜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取Gr和SF溶于甲酸溶液,按照不同Gr质量分数(0、5%、10%、15%、20%)配制静电纺丝溶液,测定溶液静态接触角.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0、5%、10%、15%、20%Gr-SF纳米膜(分别为A、B、C、D、E组),光镜......
作者:赵亚红;牛长梅;龚佳欢;王鸿博;杨宇民 刊期: 2017- 09
-
锁定接骨板外固定和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组合臂式外固定架与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5年1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的37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ustilo分型、合并伤、软组织缺损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4个月,平均12......
作者:陆定贵;唐乾利;彭维波;唐毓金;李兰甜;班洁勤;班锦东;韦积华 刊期: 2017- 09
-
部分背阔肌皮瓣或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在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在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部分背阔肌皮瓣或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重建乳房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18例外侧象限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41~65岁,平均46.5岁.浸润性导管癌17例,黏液腺癌1例.均为单发肿物,直径2.5~4.0cm,距离乳头乳晕3~5cm.患者乳房体积均为中-小型.保乳术后应用部分背阔肌皮瓣(13例)或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5例)重建乳房.术后均行放疗.......
作者:胡小戊;章乐虹;陈欣欣;夏婷;曹腾飞;贾海霞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鼓室探查术中的听骨链重建
- 2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
- 3 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 4 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
- 5 PRP在BMSCs向SC体外分化中的作用
- 6 嗅球神经层胶质细胞、嗅黏膜胶质细胞、SC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能力比较
- 7 钛金属表面微纳结构协同抗菌肽的抗菌性能研究
- 8 耻骨后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 9 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二例
- 10 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内出血引起的软骨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 11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与预防进展
- 12 椎间盘内源性干细胞在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 13 改良Stoppa入路内侧壁弹力接骨板治疗累及髋臼方形区骨折
- 14 神经调控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锌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 16 微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17 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 18 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 19 鳞癌误诊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一例
- 20 力学刺激联合诱导因子对组织工程软骨的影响